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科研与学科>>学科建设>>正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和思政课教师研学活动

时间:2025-04-23点击: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推进我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发展,扎实提升思政课程铸魂育人成效,2025年4月20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六位教师带领八十余名学生前往王若飞纪念馆开展实践教活动。


上午九点,师生一行抵达王若飞纪念馆。纪念馆讲解员和教师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各个展厅。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认真聆听讲解,仔细阅读展板内容,不时记录重要信息。他们对王若飞同志的生平、穿过的西服、使用过的笔砚、往来的书信等文物表现出浓厚兴趣。



参观结束后,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教师们引导学生分享参观感受,讨论王若飞同志的革命精神对自己成长的启示。学生表示通过参观王若飞纪念馆,使其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起因和发展有了更加深刻了解,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伟大牺牲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有学生谈到,这次参观让对内蒙古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有了新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爱国情怀和对党的信仰。

在学生分享结束后,教研室的教师们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点评和总结。教师们肯定了学生们的参观态度和分享内容,强调了王若飞同志精神对当代青年的启示意义。教师们指出,王若飞同志追求真理、坚定信念、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以及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与此同时,教师们还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王若飞同志的革命事迹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历史联系,帮助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次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老师和学生均有很大的收获。通过参观王若飞纪念馆,学生们不仅增长了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参观,他们对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内蒙古地区革命历史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了解,对王若飞同志的革命事迹和伟大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教师们认为,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实践平台。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可以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教师们还建议,未来可以进一步加强与纪念馆的合作,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项目,如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志愿服务等,充分发挥纪念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未来,教研室将继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